丹陽肴肉是我市餐飲行業的一個傳統特色品種,在城鄉消費者心目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其色彩鮮艷,香味濃郁,筋道可口,回味無窮。
關于丹陽肴肉流傳著一段傳奇的故事。在很久以前有一對夫妻在城里開了一家小酒店。年三十夜,妻子在街上買回一小包做鞭炮用的硝,她隨手把一小包硝放在桌子上,此時丈夫正在腌制豬蹄,鹽不夠了,誤把這包硝當成鹽抹在豬蹄上。幾天后,夫妻倆發現硝腌的豬蹄顏色發紅,肉質又板扎,煮熟了以后,散發出陣陣誘人的香味。此時,引來了一位倒騎毛驢的老人,聞香下驢,進店品嘗,他一杯香茶,一盤肴肉,不用其它主食,一會兒,把一大盤肴肉吃得精光,并贊不絕口,連夸此肉妙哉,妙哉!這位老人就是八仙之一的張果老。從此,這家小酒店生意興隆,名氣大增。后來店主考慮到“硝肉”二字不雅,方才改為“肴肉”。從此,“肴肉”一直名揚中外。
丹陽肴肉選料特別考究,整只豬身,一般只取兩只前蹄,從中剔出兩塊俗稱“添燈棒”或“玉帶鉤”的精肉,敷以適量鹽和食用硝置于缸內腌制,春夏秋冬腌制時間各有不同,長則一周,少則一晝夜;再配以姜、蔥、料酒、白糖、五香八角等調料放進大鍋烹煮,旺火燒文火燜,火候全憑經驗掌控。
丹陽肴肉是我市餐飲行業的一個傳統特色品種,在城鄉消費者心目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其色彩鮮艷,香味濃郁,筋道可口,回味無窮。直至現今,丹陽肴肉搭配干拌豬油蔥面,再輔以一碗醇香爽口、去油解膩、平衡酸堿的保健大麥粥收尾,是幾代丹陽人百吃不厭的一道傳統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