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陽九獅舞又稱“東方九獅圖”,為丹陽市丹北鎮后巷的民間舞蹈。據傳這初創于明初,與江西婺源的朱子文化有很深的歷史淵源。明萬歷三十年(1602)引入朱巷。起初表演僅五只獅,后來才發展成九獅。
項目類別:傳統舞蹈
項目簡介:
獅舞(丹陽九獅舞)2009年被列入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統舞蹈類擴展項目名錄。獅舞(丹陽九獅舞)原名“東方九獅舞”,初創于明代,流傳于江蘇省丹陽市后巷鎮,“九”是中華民族喜聞樂見的吉祥數字,獅子象征力量和意志,九獅共舞,別具一格,便稱為“九獅舞”。“九獅舞”的表演形式為一人執彩球,九人舞獅,執球者口吹哨子,手揮彩球,進、退、沉、盤、逗,引得獅子翻、滾、跳、躍,雄姿勃發,千姿百態。舞獅的隊形也隨之不斷變化,一般有六個場次:獅子抱球——九連環——元寶舞——四角挽結——五瓣棉花桃心——烏龍擺尾,配以激越的鼓點,明快的節奏,澎湃的氣勢,奇特的舞姿,使舞者、觀者無不豪情奔放,歡欣鼓舞。每逢廟會、新年、元宵等重大節日,當地都會組織“東方九獅舞”表演慶祝,渲染喜慶氣氛。



保護責任單位:丹陽市丹北鎮文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