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甲戰斗紀念館原址為賀甲祠堂,始建于民國初年,原為3進,坐落在丹陽延陵賀甲村,是為紀念賀甲戰斗,由賀甲村在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將祠堂改建而成的。現尚存2進6間,墻壁上彈痕累累,陳列著新四軍在延陵地區的抗日照片,陳列了多幅與賀甲戰斗有關的珍貴歷史照片。充分還原了那段烽火歲月,是當時新四軍痛殲日本侵略軍的歷史見證。
賀甲戰斗紀念館原址為賀甲祠堂,始建于民國初年,原為3進,坐落在丹陽延陵賀甲村,是為紀念賀甲戰斗,由賀甲村在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將祠堂改建而成的。現尚存2進6間,墻壁上彈痕累累,館內陳列著新四軍在延陵地區的抗日照片,陳列了多幅與賀甲戰斗有關的珍貴歷史照片。充分還原了那段烽火歲月,是當時新四軍痛殲日本侵略軍的歷史見證。
賀甲戰斗亦稱延陵大捷、九里戰斗。民國28年(1939年)11月8日,新四軍一支隊老二團、新六團和丹陽獨立支隊在賀甲村一帶圍殲日本侵略軍。戰斗中敵龜縮賀甲祠堂內,百余名日軍被新四軍殲滅,威震江南。新六團二營營長劉玉林等94名健兒英勇犧牲,是發生在丹陽西南地區最慘烈、最著名的一次抗日戰斗。這是新四軍一支隊挺進茅山根據地后開展的第一次大規模的運動戰。戰后被延安總部通電表揚,譽為“延陵大捷”,并被創作成《反掃蕩》戰歌廣為傳誦。
為了緬懷先烈,表彰烈士們的英勇事跡,1966年11月,丹陽縣縣委、縣政府在賀甲戰斗犧牲烈士陵園前建了紀念碑亭。烈士碑的正面“革命烈士永垂不朽”8個鮮紅大字莊嚴肅穆。紀念碑的背面是用工整小楷書寫的賀甲戰斗烈士碑文。走過碑亭,就是烈士墓地,三座花崗巖砌造的烈士墓內,長眠著76位新四軍戰士的遺骸。
如今,賀甲戰斗紀念館已被列為鎮江市文物保護單位,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迎來了一批又一批前來參觀的游客和掃墓者,向他們傳遞了一份又一份愛國主義精神和對烈士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