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軍江南指揮部舊址,又名中共(京滬)路北特委舊址,通過大量的歷史圖片、文獻資料,詳細陳列了丹北人民革命斗爭史。陳毅、粟裕、譚震林等創建茅山抗日根據地的豐功偉績也得到了生動體現。現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鎮江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
坐落在界牌鎮政府西側的新四軍江南指揮部舊址,又名中共(京滬)路北特委舊址,這是一座青磚黛瓦的江南庭院磚木結構建筑,前后兩進一院,原是當地富商喬良成的私宅,現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鎮江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進入舊址,古韻撲面而來,全木結構房間,古色古香的雕花格柵門,扶梯而上登二層小洋樓,院內桂花枝繁葉茂,給人感覺是幽靜之所。然而,抗日戰爭時期,這里卻是新四軍黨政機關的臨時駐地,革命的火種在此傳播。1940年7月,遵照黨中央“向南鞏固,向東作戰,向北發展”的指示精神,陳毅、粟裕率新四軍主力及江南指揮部北渡長江創建蘇北抗日根據地后,在界牌喬家大院成立了以鄧振詢為書記的江南軍政委員會和羅忠毅、廖海濤為領導的新江南指揮部,統一領導蘇南抗日黨政工作。
舊址現已被辟為紀念館,通過大量的歷史圖片、文獻資料,詳細陳列了丹北人民革命斗爭史。陳毅、粟裕、譚震林等創建茅山抗日根據地的豐功偉績也得到了生動體現。 新四軍江南指揮部舊址自2003年9月對外開放以來,成了我市珍貴的抗戰歷史文化遺產,多次舉辦過愛國主義宣傳教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