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劇是流行于江蘇丹陽一帶傳統戲曲劇種之一。是在曲藝“啷當”基礎上,吸收當地民歌、小調和號子,增加了伴奏樂器,并在其他戲曲劇種影響下,于1958年發展為戲曲。初名“啷當劇”,1959年改現名。由有近300年歷史的丹陽“啷當調”演變出來的“丹劇”,上世紀60-80年代曾在戲曲舞臺上紅火一時。
項目類別:傳統戲劇
項目簡介:
丹劇2023年被列入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統戲曲類項目名錄。丹劇起源于江蘇省丹陽市,是在當地傳統民間藝術形式“啷當調”的基礎上,吸收了周邊地區戲曲藝術的精華,經過創新與發展,于1958年形成的一個年輕而富有活力的地方戲曲新劇種。丹劇具有顯著的地域特色,說唱豐富、曲調優美,在融合了唱、做、念、打等多種表現手法的基礎上,將“啷當調”與戲劇表演相結合,精心打磨高質量劇本,使得丹劇不斷發展和成熟。代表作品有《天仙配》《礱糠記》《鳳先生》等。



保護責任單位:丹陽市丹劇藝術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