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紙,是中國最為古老、流行的民間藝術之一,起源于漢朝,南北朝時就較精熟了,到清朝時剪紙進入繁盛期,一直是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我市的“剪紙”項目于2006年12月被鎮江市文廣新局公布為第一批鎮江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

為了宣傳本土非遺文化,豐富未成年人的文化生活,營造濃郁的節日氣氛,2月4日上午,丹陽市圖書館特邀請非遺項目剪紙鎮江市級傳承人——鄭靜老師來我館舉辦“福兔賀元宵,剪紙慶團圓”元宵少兒剪紙教學活動。
活動現場,鄭靜老師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大家詳細講解剪紙要領和剪紙技巧,并親身示范。隨后,小朋友們一手握剪刀,一手拿紅紙,在鄭靜老師的現場指導和圖書館志愿者的幫助下,一張張普通的紅紙,在小朋友們的指尖下變幻出形式各樣的“福兔”,方寸之間,活動氣氛熱烈高漲,非遺文化魅力盡顯。看到自己的剪紙作品,蔣昕悅小朋友高興地說道“這是我自己剪的小兔子,是不是很可愛啊,我要把它貼在家里,希望我們都能夠團團圓圓、高高興興的。”

“我們身邊的場館”主題活動是市圖書館的未成年人閱讀推廣活動品牌,依托傳統節日啟智潤心,讓孩子們在活動中體驗傳統文化的樂趣,感受傳統節日折射出的文化氣息。下一步,市圖書館將繼續發揮育人功能,通過更多載體、更多元化的方式開展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普及活動,讓未成年人更深刻地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成為弘揚傳播優秀傳統文化的小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