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上午,為迎接第44個國際博物館日,由丹陽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丹陽市文體廣電和旅游局主辦,丹陽市博物館、丹陽市總前委舊址紀念館、丹陽市古代契約文書收藏館、丹陽市怡情軒博物館、民盟丹陽文化支部承辦的“丹陽南朝陵墓石刻專題展”、“箴愛——愛的傳統與未來專題展”文化送展覽活動在丹陽人民廣場拉開序幕。
5月18日上午,為迎接第44個國際博物館日,由丹陽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丹陽市文體廣電和旅游局主辦,丹陽市博物館、丹陽市總前委舊址紀念館、丹陽市古代契約文書收藏館、丹陽市怡情軒博物館、民盟丹陽文化支部承辦的“丹陽南朝陵墓石刻專題展”、“箴愛——愛的傳統與未來專題展”文化送展覽活動在丹陽人民廣場拉開序幕。
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為“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隨著公眾對社會變革日益增長的期望,催生了一場圍繞博物館服務社會利益的潛力的對話,博物館為不同身世和背景的人們創造有意義的體驗方面的潛力,是其社會價值所在。博物館是宣傳文化遺產保護,傳播歷史文化知識的主要陣地,丹陽市博物館在此次5?18國際博物館日推出的《丹陽南朝陵墓石刻專題圖片展》,用簡練的文字、精美的圖片向廣大社會公眾詳細地介紹了南朝齊梁帝陵的分布、墓主人生前事跡,以及陵墓前麒麟等石獸的造型藝術。
丹陽市總前委舊址紀念館、丹陽市古代契約文書收藏館、丹陽市怡情軒博物館則精心準備了“箴愛——愛的傳統與未來專題展”。該展覽最大的特點就是從觀眾角度出發,用愛的主題來展示文物,雅俗共賞,讓最普通的市民都感興趣,讓文物充滿親近感。寸草春暉的親人之愛、清風高誼的師友之愛,碧血丹青的國之大愛……歷經數千年的發展傳承,有關愛的神話傳說和歷史典故滋潤著無數人。這些愛,促進了社會的和諧友愛,也堅定了民族的文化自信。
四家博物館精心準備的文化展板吸引了一千多名市民和外地游客慕名前來參觀。四家博物館在展覽的同時還向市民贈送了近千冊文化書籍,通過本次圖片專題展能讓更多地人了解近在眼前的國寶,更為有效地保護和利用好這些珍貴傳統文化。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這是人類文明的瑰寶,要堅持保護第一,在保護的基礎上研究利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