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新春到
值此新春佳節來臨之際
丹陽市文體廣電和旅游局
向一直支持我們的廣大市民朋友們
拜年啦!
祝全市人民新的一年
工作順利、身體健康!
闔家歡樂、萬事如意!
2023年,市文體廣旅局在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蘇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聚焦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圍繞“文旅突破年”,扎實推進文體旅高質量發展融入中國式現代化丹陽新實踐。
一、以機不可失的危機感發展好文體旅產業
01.積極推進重大文旅項目建設
有序完成鳳凰湖公園(石刻園)改造升級工程,穩步推進黃連山森林步道提升及西門大街歷史文化街區改造工程,編制完成《丹陽眼鏡城運河1958文化園項目設計方案》,簽訂《丹陽眼鏡城文旅板塊戰略策劃設計》協議及“七峰湖”“嘉山”片區旅游景區合作開發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02.有效激活文體旅消費
啟動“玉兔迎新,暢游滿減月”文體旅惠民消費促進活動,累計發放惠民消費補貼20萬元;承辦2023-2024賽季CBA聯賽江蘇隊部分賽事,開辟“體育+消費”融合發展新路徑。
二、以人民至上的使命感落實好惠民活動舉措
01.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打造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間”(市圖書館、悟桐書院城市書房)、鎮江市社科普及基地(市總前委舊址紀念館),依托文藝拾光浸潤工程,打造鎮江市級小劇場 2 家,文旅驛站2家,非遺守望空間5家,藝術轉角3個,形成一批群眾出門好去處。全年持續組織鄉村“文藝播種計劃”、“送戲下鄉”等節慶活動,,讓優秀文化浸潤更多民生。
02.創新實施文體旅惠民工程
強化精品創作,大型原創丹劇《鳳先生》破紀錄入選省新時代舞臺藝術優秀劇目巡演及基層文藝院團優秀劇目展演、完成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首演,打造小戲《畢業》、小品《追光》、舞蹈《光的芳向》3個節目。
完善公共體育服務,出臺印發《丹陽市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實施方案》;新增體育小公園2座、多功能運動場3座,新建更新室外籃球架80副、室外健身路徑150套,完成大運河風光帶籠式足球場項目建設。
03.推進文體旅深度融合發展
積極舉辦“戴丹陽眼鏡 看美麗中國”——丹陽旅游(南京)推介會,策劃季子文化旅游節暨首屆粉黛觀光節等主題活動,編制我市全域旅游規劃和城市品牌形象視覺識別系統,借力媒體平臺打造更多宣傳矩陣。
服務指導九里景區、香海琴楓景區、全真光學工業旅游區、水晶山旅游度假區分別做好國家4A級、3A級旅游景區及省工業旅游區創建、保牌工作,助力“九里老街芳華再現”成功申報省鄉村旅游業態創新示范產品項目。
持續開展國家體育鍛煉標準達標賽、全國“行走大運河”全民健身健步走等全民健身活動,舉辦市經山FKT挑戰賽等品牌賽事,承辦省第二屆智力運動會圍棋項目比賽、第十一屆演武大會。
三、以走在前列的自豪感建設好競技體育事業
開展國家三級武術及門球裁判員等培訓活動,舉辦市校園籃球比賽、“市長杯”校園足球聯賽等本地校際賽事,承辦全國業余體校杯青少兒跆拳道比賽及中國擊劍協會認證賽C級賽“博雅杯”擊劍公開賽等賽事。深化體教融合,組建項目代表隊創佳績,累計榮獲田徑、摔跤等項目共計17個國賽第一名、14個省賽第一名,校園籃球、校園足球等項目10個鎮江賽事第一名。
四、以勇于擔當的責任感傳承好丹陽歷史文化
01.加大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力度
完成《丹陽南朝帝陵考古遺址公園規劃》、《丹陽南朝陵墓石刻保護規劃》、《葛城遺址安全防范系統》編制工作。完成新豐車站抗日戰斗舊址保護修繕及賀甲戰斗舊址保護規劃等工作,完成各級文物資源數據普查及考古前置工作。
02.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
江蘇省級非遺項目增加 10 項,丹陽市級非遺增加 16 項, 通過創成省級非遺工坊 4 家、輸送國家、省、市級傳承人、開展非遺主題活動等,傳承保護好“董永傳說”(國家級)等為代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五、以守土有責的榮譽感維護好行業市場秩序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實好各類文體旅政策措施,營造風清氣正的文體旅行業環境。持續完善安全生產正面清單,打牢安全生產基礎。
2024年是丹陽文體旅發展的關鍵之年,丹陽市文體廣旅局將凝心聚力、務實篤行,推動文體旅新發展。強化項目招引,突出文旅龍頭項目招引;做優品牌活動,突出籃球、越野、電競三個方面,差異化高質量做好各品牌賽事的舉辦;加強陣地建設,繼續補齊完善公共文化體育陣地,為市民提供優質的公共服務供給。
主辦單位:上海天水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備案號:滬ICP備18015706號-1
信息提供丹陽市文體廣電和旅游局